文/悟覺妙天禪師(摘自佛祖心印 禪天下出版)

六度波羅蜜就是菩薩道,要做到無相布施、清淨持戒、無生法忍、加速精進、開悟禪定、圓滿般若。
從六度萬行中,你會瞭解,修行就是要去圓滿從「凡人」到「佛」的一切條件,等到萬德具足的時候,你就是一尊莊嚴的法身佛。

    禪宗的修行方法是修菩薩行,身為一名菩薩行者,應該怎麼修?就是要行菩薩道。什麼是菩薩道?就是六度波羅蜜,所謂的六度萬行。

    度,就是普度、普化、幫助、解脫的意思。六度波羅蜜,是指六種幫助修行人解脫的方法,可以從此岸的痛苦,到達彼岸的光明世界。這六種方法分別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。

布施—無相布施

    布施,又稱為第一波羅蜜,一般人行布施,大都侷限於財施,直接以金錢幫助受難的人,這是對外在「色身」的布施,是有相布施,可以造福德。

    而菩薩行者所行的「菩薩」布施,不同於「人」的布施,這種布施是對內在「靈性」的布施,是一種無相布施,並不一定要花錢,比方像接引一個人來修行,如果有一天他的靈性成就了,就是無相實相的成就,所以不要小看接引的工作,這是讓靈性成就的無相布施。

    另外像護持道場也是無相布施,因為道場需要租金,需要管銷費用,所以要靠大家共同護持,才能讓更多人來修行,進而得到靈性的成就,這是真正的無相功德。

    佛在《金剛經》第二十四品「福智無比」中曾說:「須菩提,若三千大千世界中,所有諸須彌山王,如是等七寶聚,有人持用布施,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,乃至四句偈等,受持讀誦,為他人說,於前福德,百分不及一,百千萬億分,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。」

    意思是說,如果有一種人,把三千大千世界中,所有如須彌山一般大的山,所聚集起來的七寶,都用來布施;另外又有一種人,以這部《金剛經》或是其中的四句偈來修行、受持,來為他人解說、讀誦;這兩種人比較起來,就表相上看,好像後者的福德比不上前者的的百分之一、百千萬億分之一,甚至更微小,連算數都算不出來,但實際上,後者能夠讓人受持《金剛經》,或是受持其中的四句偈,甚至能夠接引對方來修行,將來有機會開悟成就,這樣的功德比前者的物質布施要大得多,而且根本無法相比,所以佛才會說「福智無比」,因為這種功德與智慧,是不能以物質的角度來相比的,由此可見無相布施的重要性。

持戒—清淨持戒

真正的持戒,是讓身心都得到清淨,就和自性一樣,這就是清淨戒。    修行的目的,是要解脫色身的業,以及一切慾望需求,也就是要解脫「色聲香味觸法」。因為解脫就是清淨,不解脫就是污染,就是根塵、障礙,也是輪迴之因、煩惱之因。所以真正的持戒,是讓身心都得到清淨,就和自性一樣,這就是清淨戒。

    說得更明白一點,菩薩行的持戒就是「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」,這就是戒。「良心做人、良心做事」,就是戒,良心就是自性,就是清淨。

    當然,一般修行人所奉行的戒律,諸如五戒、十善等等,是有其存在的必要,但真正重要的是,要讓靈性在每一個當下都能夠清淨,而不是只有表相的守戒。

忍辱—無生法忍

    所謂忍辱,並不是指遇到難堪時,你要忍耐,因為以「人相」來說,一個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,忍到極限就會崩潰,容易做出失去理智的事,所以忍不住就會傷害別人,但是忍下來也是跟自己過不去,會對身心造成傷害。

    菩薩的忍是「無生法忍」,因為所有的難堪都是外相,內在的本心還是一樣清淨,所以要能很快轉化自己的情緒,不要讓這些外相停駐在心上,那就不清淨了。那麼要如何才能達到這種境界?必須要能夠離相,否則不可能做到。

    所以真正的菩薩並不會在意那個受辱的「相」,就當作沒有發生過一樣,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若塵埃」,這就是「無生」,既然一切無生,當然也沒有什麼值得忍耐的,這才是菩薩所修的忍辱行。

精進—加速精進

    一般人認為,精進就是每天勤作早晚課,其實真正的精進,是指如何從「人」快速進入「靈性」,就像飛機起飛前的加速度一樣,只有這種加速的力量,才能衝破生理的關卡、心理的關卡,以及過去世的關卡,然後進入靈性世界。

    所以,精進就是要加速見性,只要能夠見到自性,色身何時滅度都不是問題,到時候自然會有一道佛光來接引你,因此一定要見到自性,才能見到如來,也就是見佛。

    所謂見佛,並不是用「人相」見佛,因為佛是在無相實相的世界,不是在有相的世界,所以用有相的肉眼是見不到佛的,只有無相實相的靈性,才能見到佛的世界。

    也就是說,見佛是「靈性」見佛,不是「人」見佛,所以要趕緊進入靈性世界,也就是要加速見性。

   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說,修行其實就是和時間賽跑,因為人的生命有限,所以不要存著「我還年輕,不急著修行」的念頭,要知道人生無常,我們隨時都在和時間賽跑,如果你能超越時空,這一生就贏了。因此,修行人要把十年當成一年、把一年當成一個月來用。那麼要如何善用?一定要有計畫,要定出進度,然後逐步落實。如此一來,你修行一年,勝過別人修十年,這樣不成就也難,這就是加速精進。

    很多人把修行當成休閒,用悠哉遊哉的態度來面對,這樣是不對的。以燒開水為例,如果火不夠大,水就燒不開,如果一直都是用小火、慢火來燒,不但燒不開,反而會把水燒乾。同樣的道理,如果修行人的精進力不夠,等於是徒費生命,所以精進力非常重要。

這種行菩薩道的心得與修持禪定的體悟,可以讓你在「修」和「行」的時候,得到很多收穫,這樣才能夠加強自己的精進力,才能夠在修行上有所突破。    而修行的目的,是為了要成就佛菩薩,也就是要從人界超越天界,直接到達菩薩界、佛界,所以一定要發揮精進的精神與力量,同時還要不斷累積「行」的功德,也就是要接引。如果你連接引都做不到,又如何普度眾生呢?

    很多人都是從「行」中開悟的,修行如果不開悟,就會一直停留在凡夫俗子的思想層次,這樣不可能成就。而開悟是在「行」的當中、在「修」的時候,藉由聽聞佛法、閱讀佛經、禪定、接引等方式,去印證佛的境界。這種行菩薩道的心得與修持禪定的體悟,可以讓你在「修」和「行」的時候,得到很多收穫,這樣才能夠加強自己的精進力,才能夠在修行上有所突破。

禪定—開悟禪定

    修行的目的是要到達彼岸,到達佛的光明世界,但如果只有唸佛持咒,是不夠的,一定要經過禪定,而且是開悟的禪定。因為禪定好比是一艘般若船,可以讓我們經過正定、大定、深定、妙定的層次,從三次元的地球時空,超越到高次元時空;讓我們體內的眾生得到解脫,成就佛菩薩;讓我們從有形有相的現象界,直接到達真如實相的如來佛地;這是禪定的目的。

    因此,在禪定的時候,不應該有妄念,要放下一切,從離相、無我,而進入無相世界、實相世界;從零思想、零妄念,到潛意識的清淨,到無限大的性海、空海,然後入定於實相界。修行一定要做這種功課,這是真修實證的功德。

    由此可知,禪定不是傻傻的坐在那裡打坐,因為地球的時間與空間不足以讓我們成就,所以修行人一定要懂得利用宇宙時空,如何利用?唯一的方法就是禪定。

    在禪定中,會依你的清淨度而得到不同的靈力(佛力)加持,這種靈力的強度可以幫助你脫離地球的現象界,進入外太空的無相實相界,這就是宇宙時空的力量。

    一般人誦經、唸佛,並沒有超越地球的時空,靈性仍在色身的層次,所以再怎麼修,只不過是求得心平氣和而已。但是佛陀告訴我們,修行要明心見性,要見性成佛,否則沒有益處。那麼要如何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?一定要經過禪定,這是修行要有的開悟。

當身心都靜下來的時候,就會接到一股力量,同時也會從體內產生一股力量,這內外的力量可以幫助你突破身心的障礙。    很多人在禪定的時候會打瞌睡,那是因為他沒有修行目標,所以才會昏沈。禪定不是坐著無所事事,胡思亂想,而是要做到身心統一。當身心都靜下來的時候,就會接到一股力量,同時也會從體內產生一股力量,這內外的力量可以幫助你突破身心的障礙。

    然後在禪定中,你要與佛菩薩相應,與上師相應,並不斷懷著一種「我要在這一生、這一世成就佛菩薩」、「我要和觀世音菩薩一樣」的正念,很自然的,你的心中就會有大菩薩的慈悲心與清淨心,一段時間以後,你就會有變化,有一天你會在禪定中見佛,佛會來幫助你,為你加持。

般若—圓滿般若

    般若,就是圓滿我們從「凡人」成就到「佛菩薩」的一切條件,簡單的說,就是要見證到佛國淨土。不但要見證佛國淨土,而且還要成就佛菩薩,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可見這是多麼重要!

    如何才能見證般若?就是在禪定中,一定要和上師的證量相應,和佛菩薩相應,而不是傻傻的坐著打瞌睡。至於要如何相應?要有一顆虔誠的心,同時還要發菩提心。

    因為有了願心以後,才會有力量去行接引,而這不是靠意識就能做到,是內在的靈性得到上師、佛菩薩的證量,也就是光,這些光是無量的生命之光和無限的般若智慧,讓你知道,該如何從「人界」直接到達「佛界」。由此可知,般若絕對不是一般的聰明才智。

    當你有了這種般若智慧,精進力就會一直加強,只要時間到了,自然就會得到。也就是說,當你的修行境界到達菩薩界時,自然會瞭解菩薩界的情形,到達佛界也是一樣,而且還可以造化人間的美滿,造化眾生來成就。

    所以,只要能夠「圓滿般若」,就能夠「萬德莊嚴」。行六度萬行,就是萬德,當你行六度萬行到達相當程度,亦即功德圓滿的時候,就是萬德莊嚴,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;換句話說,就是成就佛菩薩了。

    總之,六度萬行非常重要,尤其是修禪宗印心佛法,先要滅度四相,行六度萬行。所謂六度萬行就是六度禪行,就是菩薩道,身為禪行者,一定要行菩薩道,否則如何能成就?

    因為「佛」與「菩薩」很接近,如果要成佛,一定先要成就菩薩,除非是大根器者,可以「當下開悟,當下成佛」,否則一定先要得到菩薩心,要行菩薩行,這是非常重要的!

本文節錄自佛祖心印 禪天下出版 第88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uanyinzen515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